行符禁之法要领-道教论坛-国学交流-术学街

行符禁之法要领

图片[1]-行符禁之法要领-道教论坛-国学交流-术学街

首先要明确的是“有”与“无”的转化。“有”与“无”并非绝对,而是相对的。在持咒画符的过程中,正是这种“有无之变”的体现。

一般来说,在道法的应用中,往往需要“请师”,也就是请本门祖师加持自身能量,以便沟通“无”的力量,使其作用于自身,进而显现出“有”的效果。因此,在道医祝由法中,每年都有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方法用于“收法”——简而言之,就是收集宇宙中散落的能量,为我所用,这就是“无”转为“有”的过程。

当这种力量通过施术者所书之符、所念之咒作用于病者身上时,便能起到治病、调理身体的功效。在这一过程中,施术者实际上就如一个能量转化与传导的“智能载体”——类似“替身”或“代言人”的角色。因此,道医祝由法所体现的,是施术者的“法力”而非“功力”。

要想有效地转化这种能量,施术者必须具备较高的“沟通能力”,这与日常修炼密不可分。其基本要求是:以诚相感、以气相通

何谓“诚”?

所谓“诚”,先需斋心戒事,以明其心。正如古语所说:“不精不诚,不能动人。”如果连人都不相信你,又如何能沟通天地之间的正气能量呢?因此,修者必须做到精诚所至,而后“戒事”。

“戒”,是修炼的根本。戒什么?不外乎饮食男女。一个道医祝由师,若自身精气神都不充足,又如何替人驱邪治病?

所以应当:

  • 澡雪其心,荡涤诸恶;

  • 不食膻腥之物;

  • 勿萌汗淫泆之念。

唯有如此,方能“感而通之”,达到“至精至诚,感格神明”的境界。

这股能量的特性是: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;不分阴阳,可无限放大,可无限聚集——

  • 入金无碍,入木自穿;

  • 入水不溺,入火愈坚。

它能夺天地之功,有转乾坤之妙用。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